爱游戏官方网站

全国服务热线:400-8456-958

两主线参与军工股炒作

分类:技术百科 来源:爱游戏官方网站 发布时间:2024-02-10 17:51:08 316次浏览

  辽宁号航母开进南海,东海防空识别区设立,嫦娥“三号”12月中旬即将飞天,近期一系列刺激因素点燃了市场做多航天军工股的热情,截至周五,航天军工指数(399368)自11月14日启动以来涨幅达24%。对于近期“当红”的军工股,业内的人表示,建议着重关注海空装备股和与北斗导航相关个股。

  自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军工行业的利好消息不断涌现,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促进军民深度政策预期融合点燃了市场炒作航天军工板块的第一把火。而深交所总经理宋丽萍关于军工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发言则再为军工板块加了一把柴。在多重政策利好因素以及最近我军动作频繁的刺激下,游资、机构纷纷加仓板块,其中航天长峰表现最为亮眼,本月累计上涨超过70%。除此之外,高德红外、航天通信等个股累计涨幅也均超过40%。

  在军工股被市场如火如荼地炒作背后,主要有两点因素:第一是国防预算已连续3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长。面对近两年周边安全形势紧张的局面下,市场认为我国对于国防建设投入力度不允许出现任何松懈。国家安全委员会、东海防空识别区的设立等因素都将会拉动对于军用设备的投入。第二,国家一直在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市场化改革,长期资金市场是作为国防科技公司进行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推手。近日有新闻媒体报道,军工主管部门正在着手进行第四次军工能力调整和推进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工作,未来除了极少数需保持国有独资外,其他军工业务均可上市。

  这对于当前平均资产证券化率还处于相比来说较低水平的国内军工集团而言将又是一磅重大利好。目前还未被注入上市公司的资产主要涉及军工科研院所,这将为军工集团资产证券化铺平道路。科研院所改制后,上市企业将获得一个新的外部比较显著的短期提升业绩的机会,也会为企业来提供很好的重组炒作题材。

  对此,上海证券军工行业分析师魏成钢向记者表示,目前军工集团几乎都是以科研院所作为主要经营实体,所以资产证券化对于研究所占比较高的航天和电子等企业来讲,对于业绩的拉动作用更明显。目前,航天科技、航天科工、电子科技、兵器工业集团的资产证券化率较低,都在20%左右,在新一轮军工资产证券化过程中机遇更大。具体到上市公司,航天长峰、航天科技所属航天科工集团;电子科技集团旗下有四创电子、国睿科技等;中国卫星、航天动力、航天电子则属于航天科技集团。

  军工行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被市场广泛看好,魏成钢表示,要选择符合军队建设发展趋势的企业。根据中国空军新闻发言人11月23日表述,我国划定东海防空识别区后,空军进行了首次空中巡逻。市场预期防空识别区的设来将拉动军队建设对战机、导航、雷达设备的需求量大幅提升。

  “在空军装备中更加看好整机企业。”魏成钢说,东海防空识别区的建设直接带动对于军用飞机的需求,目前国际整机企业利润加成为7%左右,代表整机企业未来利润空间将会有一定的提升。涉及到的相关上市企业主要有中航飞机、哈飞股份、洪都航空等。对于海军而言,海军建设以远洋海军为主,以辽宁号航母为代表,将增加对大型远洋水面以及水下舰艇的需求,涉及到的企业主要有中国船舶、中国重工等。但是由于船舶公司民品占公司份额较大,而目前民品处于长期低迷时期,从而会降低市场对其炒作热情。

  现代战争主要是信息战,军品设备投入的增加也将带动对导航系统的需求。目前保护国家信息安全、加速导航系统国产替代化成为重点,因此对于北斗导航产业而言,或将迎来快速的提升,同时也将体现到上市公司的订单中。

  根据海格通信22日发布的公告,公司与国防机构客户签订供货合同,合同总金额为15200万元,合同标的为卫星通信、北斗终端、通信系统等项目。此次是公司产品首次在国防机构用户市场取得批量订货。

  此外,北斗导航民品市场的份额也在逐步加大。在今年初,交通部就在9省开展“两客一危”等重点营运车辆加装北斗监控设备的试点工程。而近期除“两客一危”外,出租车、公交车也加入至北斗导航配备大军中。近期兰州市就提出将在2014年将对全市长途客车、旅游客运中全方面开展使用北斗导航系统工作。对此中信建投证券通信行业分析师戴春荣预计,未来公交车、出租车整体市场规模为千万部级,北斗导航市场呈现数倍增长。

  并且东海防空识别区的设立也需要北斗导航、雷达对进入防空识别区的飞机进行精确定位。在军、民市场空间逐步扩大的背景下,对于军用设备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如海格通信、华力创通、中海达等未来成长空间较大。而雷达方面,相关上市企业主要有国睿科技和四创电子。

  公司业绩基本符合预期。第三季度归属于母企业所有者的纯利润是3603.5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17.87%;营业收入为6.8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34.46%;基本每股盈利为0.0357元,较上年同期增10.19%。前三季度归属于母企业所有者的纯利润是1.2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11.77%;营业收入为18.4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23.33%;基本每股盈利为0.1297元,较上年同期增9.18%。。

  公司主业稳定增长,打造动力控制管理系统一体化产业体系。公司在军品业务上继续维持垄断优势,为公司贡献稳定增长的业绩。未来公司通过非公开发行将巩固航空主业,扩大国际转包生产规模,同时利用控制管理系统的技术积累,做大做强车用及高端机械控制管理系统业务,强化天然气加注集成控制系统业务,增加公司盈利增长点。

  盈利预测及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13-2015年EPS分别为0.27元、0.33元、0.47元,对应PE为43倍、34倍、24倍,我们看好航空发动机未来的发展前途和公司在航空发动机控制管理系统领域的非常大的优势,维持“增持”评级。

  2013-11-18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广发证券研究员:真怡罗立波董亚光

  公司作为航电平台地位确定。公司2011年完成第二次重大资产重组,已经由原来的汽车业务ST昌河变身为航空机载电子业务的中航电子。中航工业“五化、万亿”战略下,可以预期未来航电系统整体上市将会是公司机载电子业务研发、制造实力又一次的升华。

  国防信息化提升机载电子需求,未来力争民用航空制造市场。一直更新的军用航电系统的技术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军机的整体性能,航空机载电子设备的成本占军用飞机总成本的比例也慢慢变得高。公司军用航电系统业务约占公司收入65%以上,是国内军机机载电子设备最主要的供应商,军品增长主要来自于“一代平台几代航电”的需求和全军工领域的开拓。民用航电系统成本约占大飞机成本30%,波音公司预计未来20年民用飞机市场规模将达到4.5万亿美元;中国商飞预测未来25年国产C919系列飞机在中国和国际市场上将达到2,355架市场量。尽管目前公司民用航电业务尚少,但包括公司在内的中国企业将力争占领民用航空市场的一席之地。

  今年完成3家公司收购显示公司推进整合的持续性。今年公司完成了现金收购青云航电、苏州长风、东方仪器3家公司股权。按照公告审计后数据,青云、长风和东方12年净利润合计为1.29亿,大约能增厚公司业绩约26%,今年3季报已完成合并。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我们大家都认为中航航电业务整体上市是趋势所向,长期看好公司作为中航机载电子平台未来的发展前途。暂不考虑未来资产注入对业绩的影响,预计13-15年EPS为0.39、0.46、0.53元,对应PE为53、45、39倍,考虑到未来资产的整合预期,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后续的航电资产整合的进度具有不确定性,军品订单具有一定波动性,民用航空产品的研发进度具有不确定性,军工行业的市场表现与市场流动性有一定关联,故公司估值水平有随市场估值水平调整的可能。

  公司发布三季报,报告期内主要经营业务收入12.51亿元,较去年增幅为19.33%;实归母净利润3616.94万元,同比增长57.14%,EPS0.11元。

  主要观点1。公司内贸航空产品有航空发动机和航空轴承,报告期内有明显增长,根本原因是中航哈轴业绩大幅度提高100%以上,在今年完成新厂区搬迁后,明年业绩释放还将提速,公司航空发动机的在研新型号如能顺利立项、批产,也将在长期贡献业绩。中航哈轴产品以航空轴承为主,还有部分航天轴承。未来我国航空轴承将主要由哈轴承担,订单充足,产品利润率较高。

  我国高端轴承80%靠进口,应用于航空、航天、高铁等行业的高端轴承瓶颈亟待解决,因此中航哈轴具有战略性地位,报告期内获国家科研拨款支持。中航哈轴成立以来快速地增长,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1亿,净利润594万元,201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亿,净利润1134万元,预计全年收入可能超过2亿,净利润超过2000万元。中航哈轴目前已完成新厂区建设搬迁,产销量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目前在产的主机型号将逐渐退役,目前仅为换备需求,同时公司在研新型号发动机的整机试车、寿命试车等工作已开展。另外公司在商发招标中有零部件中标,目前试制品产生少量收入。

  2。报告期内外贸产品保持增长,毛利率会降低,未来争取升级到RSP合作级别。2012年公司外贸转包业务完成1.57亿美元订单,预计今年可达1.8~2亿美元。目前转包生产业务受到美国制造业回流和利润受挤压的影响,毛利率有所降低,且人民币持续升值使公司承担一定的汇兑损失。

  3。报告期内成本控制取得显著效果,期间费用率下降提升净利润率。报告期内净资产收益率是2.20%,比去年同期增长0.78%;销售净利润率3.59%,比去年同期增长1.2%,处于近年来较高水平。考虑到军工企业经营的季节性因素,全年净利润水平应进一步提升。报告期内,期间费用率15.82%,比去年同期下降1.83%,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08%、10.64%和3.10%,分别比去年同期变动-1.19%、-1.29%和0.74%。。

  4。中航工业发动机分为整机、控制管理系统、传动等事业部,公司为传动事业部的上市平台,有明确的优质资产注入预期。传动事业部中有东安集团、中传、兰翔等优质航空资产,按媒体公开信息,我们估算其2012年航空产品收入约在30亿元规模。我国直升机交付快速地增长,营业收入年增速超过30%。直升机传动系统价值与涡轴发动机相当,且不受军品定价机制限制,利润率将明显高于航空发动机整机。我们大家都认为,航空动力的资产注入工作完成后,发动机版块的资产结构更清晰,传动版块启动概率加大。

  投资建议风险提示我们预计,公司2013-2015年EPS为0.22、0.31、0.42元,对应目前股价PE为55、39和28倍,考虑到公司有发动机版块传动资产的注入预期,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外贸转包产品受国际经济发展形势和欧美制造业回流影响,收入和毛利率一下子就下降的风险。

  公司单季度业绩高于市场预期,成长趋势逐渐显现。公司2013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9.6亿元,同比增长40.53%;净利润1.02亿元,同比增长38.24%。第三季纯利润是4726.98万元,同比增加71.89%,营业收入为8.79亿元,同比增加53%,公司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产品销量增加。

  公司重组标的资产过户完成,民用直升机资产将为公司未来成长打开广阔空间。这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标的资产包括:江西昌河航空工业有限公司100%股权,景德镇昌飞航空零部件有限公司100%股权、惠阳航空螺旋桨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天津直升机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以及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拟注入资产。均为民用直升机以及直升机零部件制造相关资产,民用直升机资产是未来增长空间最大的,将显著增厚公司业绩。中航工业直升机目前的产品谱系覆盖了1吨级到13吨级,形成全谱系发展格局。中国民用直升机市场呈现平稳较快增长的发展势头,依据相关预测,“十二五”期间总的国内民用直升机总增长量预计在300架左右,平均每年60架。到2020年国内民用直升机机队总量预计在1100架左右。未来中国民机市场结构将趋近于国际市场。政府市场将占30%,企业和私人市场将占70%,企业和私人市场未来空间巨大。

  昌飞的直-10、哈飞的直-19是新一代国产武装直升机。目前直-9是我国陆航主要装备的直升机,属于第二代直升机,未来第三代武装直升机换装需求是哈飞股份军用直升机的主要增长点。我国陆军航空兵数十年来一直缺乏专用攻击型武装直升机,长期用运输型直升机加装武器系统代替,武直9代表了陆航追求专用武直的决心和努力,但直九过小,并非良好的武器整合平台。武直-10和武直-19是我们纯国产的武装直升机,包括十分关键的发动机,都是完全自主研发,航电、导航和电子对抗方面达到国际最先进的技术性能水平。

  盈利预测及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13-2015年EPS分别为0.42元、0.54元、0.70元,对应PE为60倍、46倍、36倍,我们持续看好公司在军民用直升机领域广阔的发展前途以及在通用航空领域未来的发展空间,维持对其“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内低空开放慢于市场预期;民用直升机市场空间大,但是也面临国外公司激烈的竞争,短期可能存在销量低于预期的风险。

  事件:公司4月2日晚间发布年报称,2012年营业收入为12.47亿元,同比增1.2%;归属于母企业所有者的纯利润是5679.42万元,同比增2.88%;全方面摊薄后每股盈利为0.23695元,同比增2.88%。略低于预期。

  主营业务收入、毛利率总体保持稳定,化工装备、泵系统业务营收增长贡献突出。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业务收入为12.31亿元,同比增长1.64%;主要经营业务成本为9.93亿元,同比增长1.58%;期间综合毛利率为19.285%,同比增长0.04%。对业绩贡献最大的是泵及泵系统产品与化工装备,其收入同比增长分别为15.26%及8.52%,这两项业务的弱周期性有助于维持公司业绩的长期稳定。

  “市场增长+业务升级”助力泵及泵系列业务进一步成长。12年公司的泵及泵系统产品慢慢的变成了最主要营收来源,其贡献营收合计4.06亿元,占12年营收总额的33%,同比增长8.52%。基本的产品包括消防泵、加油泵和工业泵及系统集成等。其中,消防泵类产品主要使用在于民用消防及林业消防等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石油化学工业、危险品的存放等工业消防的需求日益提高,为消防设施市场带来了新的动力;此外,随着城市化程度的进一步提升,以及我国环境保护压力的增大,国家对城市、林业等消防安全的重视有望逐步提升,因此我们看好消防行业未来发展前途。公司的特种泵产品慢慢的变成了目前我国现役主力消防车的标准装备,拥有广阔的市场基础,更有助于消防公司成功升级为消防设施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后,承揽各类消防工程,利用公司在产品技术、工程设计方面的协同优势,完成由产品导向型向服务导向型的转变,以此来提高此类业务的盈利水平,对公司业绩做出更大贡献。

  氧化反应和结晶技术装备龙头,开启进口替代市场之门。公司是国内最大的以氧化反应和结晶技术为主营业务的综合性工程承包商,在苯酐、丙烯酸以及结晶设备的设计和制造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技术储备和设计施工经验,在国内市场上已有实力与BASF、三菱化工、DSSE等国际行业巨头展开竞争。12年公司加大了市场开拓力度,突出自身优势,依据市场情况调整产品结构,使化工装备营收获得了同比15.6%的增长,而技术升级也给毛利率带来了小幅提升。随着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国内生物化工、石油化学工业商品市场保持快速地增长,市场需求旺盛,特别是在替代能源、生物医药、石化产品深加工、粮食深加工等领域,关键技术、关键设备还需进口,目前公司已具备了整套系统工程设计能力和制造能力,有望凭借更高的性价比以及更优良的售后服务逐步扩大高端化工生物装备的进口替代市场。

  金流状况大幅改善。1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595.43万元,与11年同期-2,418.60万元相比,增加7,014.04万元,同比增长290%。主要是由于本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增加,支付能力的提升显示了公司在提升经营能力方面所作出的努力是有效的,也预示着公司13年盈利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定向增发完成,募集资金主要投入乘用车液力变矩器项目。公司于13年3月21日以12.59元(与发行申购日收盘价的比率为95.74%)的价格向公司大股东及三家机构定向增发7,942万股,募集资金净额9.67亿元,其中大股东限售期限36个月,另外三家机构投资的人限售期限12个月。本次增发所募资金主要投向汽车液力变矩器项目,在单位现在有技术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乘用车液力变矩器产能,通过与国内主流自主品牌车企的合作,提升这一核心部件的国产化配套率。从而进入毛利率较高的乘用车零部件市场,加强完善公司产品布局。

  近日,我们调研了威海广泰,与公司领导层沟通了未来经营计划及发展的策略等D投资要点:

  空港地面设备稳健、消防车维持快速发展公司主体业务为空港地面设备(含飞机牵引车、飞机电源车、飞机除冰车、扫雪车等产品)和消防车辆;公司空港地面设备总体占据国内50%市场,维持稳健增长态势(06-12年年均增幅为19.3%),消防车辆子公司中卓时代业绩近年来稳步加快速度进行发展(10-12年年均增幅在85%).

  空港地面设备方面,公司已稳坐龙头,竞争地位优势显著,国内其他对手多在千万收入级别,相差悬殊;国际主要竞争对手为法国的TLD(全球最大,规模约3亿欧元),整体看来,市场容量有限,公司在细致划分领域随着国内市场稳步的新增及更新需求和日渐开拓的海外市场(南美、俄罗斯、中东和东南亚等)维持稳定增长。

  消防车业务方面,国内消防车市场之间的竞争激烈,规模大的基本都在10个亿以内(徐工、沈阳捷通等),国内有资质的在30多家,公司子公司中卓时代属于行业前十,目前公司主要品种为普通消防车市场,近几年经过整合,消防车业务稳健快速地增长,公司上半年新签订单合同比增长75%,市场开拓成效显著,今年成功完成中石化的综合资质审核,成为合格供应商,利好未来增长。

  公司增长看点:空港国际业务+消防车业务积极开拓空港设备国际市场:公司预计明年国际业务有望进一步获得较快发展,目前国际业务占比约15%,随着俄罗斯、南美、东南亚、中东等市场开拓,未来国际市场占比有望进一步护大。

  消防车贡献未来两年主要增量:目前主要看点还在于公司业已整合成熟的消防车业务,截至9月底在手订单在2.6亿元,对今明两年的业绩快速地增长奠定基础,公司也一边加大对新市场的培育,目前正在积极地推进较为高端的举高类消防车业务,借助举高类消防车品类,公司消防车业务有望维持今明两年50%的增长。

  军品市场是贡献增长重要区域:随着消防车辆业务成熟,公司目前主要供给军方的品类也由原来的空港设备方面,增加了消防车以及运输车等业务,随着我们国家军队现代化建设稳步推进,公司该领域市场也有望稳步扩大,对业绩形成较好支撑。

  今年稳增长态势确立,未来多元化仍可期空港设备方面:公司四季度仍有2个多亿订单需要交付,同比去年有15-20%增长;消防车方面:在手2.6亿订单,一般为1-2个月的交付周期,大部分都有望在年底交付,确保消防车业务快速地增长。公司目前仍在寻找特种车辆市场的突破,如矿用自卸车、移动医疗车或新能源车等,未来不排除外延式扩张的可能。

  估值和投资建议作为地面空港设备龙头,受益航空市场稳健发展,未来凭借消防车辆增长贡献弹性,迅速增加可期,我们预计公司2013-2015年EPS为0.34元、0.40元和0.47元。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10元。

  重点关注事项股价催化剂(正面):低空开放利好空港设备投资,军品订单利好,消防车业务超预期发展,多元化并购扩张。风险提示(负面):经济不景气影响下游投资,竞争加剧导致毛利率下降。

  公司主营通用航空业务,为国内最大通航公司公司主体业务为海洋直升机运输服务、陆上直升机服务和飞机维修业务等通用航空业务,占据中国海上直升机运输业务近60%的市场占有率,目前为国内最大的通用航空运营公司,也是国内最大的执行海上通用航空业务的公司,拥有国内最大的直升机队。

  海上直升机业务平稳增长在中国油气需求平稳增长、陆上油气开发放缓,海上油气开发尤其是深海油气开发可能提速的背景下,公司的海上直升机运输业务将在未来保持平稳快速增长。

  低空放开后公司陆上业务将面临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我国通用航空行业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主要受政策限制,随着未来低空管制政策的逐步放开,整个通航产业链面临巨大的发展空间,公司的陆上通航业务、通航飞机维修业务均将获益,同时作为国内最大的通航企业,基于现有的航空运营业务可以延伸出一系列高的附加价值的综合服务项目,这可能将成为未来通航企业利润最主要的增长点,这些综合服务除了相对传统的飞机维修业务与培训业务之外,还可以包括金融保险服务、俱乐部服务、中介服务等。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13年至2015每股盈利分别为0.33元/股、0.41元/股、0.50元/股,对应2013年至2015年动态PE分别为22.8倍、18.5倍、15.2倍,考虑到低空开放的预期以及低空开放之后给公司陆上通航、通航航空维修以及培训等业务带来的广阔发展空间,我们首次给予公司“推荐”的投资评级。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盈利收入3亿元,同比增长49.34%;净利润7803万元,同比增长55.03%,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公司业绩增长主要是本期募集资金项目逐步实施见效带来收入增长以及航空装备研发装备制造业务进入批量化生产阶段。公司预测全年净利润增幅为40%-60%,净利润区间为11352万元至12975万元。

  航空制造业务加速成长。公司传统业务为航空维修、航空培训,2012年公司进入航空制造领域,目前最重要的包含飞机发动机电子控制器(ECU)、绞车等业务。公司在巩固航空维修主业的基础上,不断加大航空装备的研发制造力度,公司航空动力(600893)控制管理系统、及其他项目等研发项目进展顺利,其中,航空动力控制系统(ECU)项目进入批量化生产、直升机绞车项目获得立项并进入研发阶段、其他型号ECU项目预研工作进展顺利。我们大家都认为公司的航空制造业务将不断受益于中国航空工业的加速成长。

  盈利预测及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13-2015年EPS分别为0.33元、0.47元、0.64元,对应PE为46倍、32倍、24倍,公司不断巩固航空维修主业,航空装备研发制造渐入佳境,为公司进一步打开了成长空间,公司与军工行业可比公司比较具备一定估值优势,维持“增持”评级。

  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请联系我们,谢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