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议题、调研之前先写“开题报告”,通过扎实调研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以调研报告为基础进行协商议政和专题恳谈,开展专项视察跟踪进度、推动落实,最后形成民主监督报告,南京市政协着力健全履职机制,积极构建环环相扣的工作“闭环”,推动政协工作提质增效。
“疫情防控期间,直播带货给农民朋友打开了思路,但实际上,在不少贫困村的田间地头,还不能够实现4G网络覆盖”“农村家庭因病致贫返贫仍然是最大的问题,为此建议筑牢‘三道防线日,在江苏南京市政协第十四届三十三次主席会议上,黄亦武、楚琢玉等委员围绕防止脱贫后的返贫现象协商议政,提出了“加强乡村5G网络建设,在新一轮发展中赢得主动”等16条建议,紧扣民生实际,回应社会关切,引起与会党政领导高度重视。
“问题导向明确、建议指向清晰、对策靶向精准,为政府施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会上,分管农业的副市长霍慧萍为政协委员的建言点赞。
为解决政协履职存在的问题,南京市政协提出,要着力健全履职机制,积极构建从开题到调研、从议政性常委会到协商恳谈会、从专项视察到形成民主监督报告等方面环环相扣的工作“闭环”,推动政协工作提质增效。
精选议题,是“履职闭环”的第一环,直指过去政协调研存在的普遍的问题:调研的方向、思路存在一定随意性;调研人员配备不合理,搞调研的没写报告,写报告的没全程参与调研;调研报告质量参差不齐,有的调研报告问题和对策不匹配……
2018年初,南京市政协换届,作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的黄敏接到了一个崭新课题——调研全市如何“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不但课题新,调研要求也新:调研之前必须先写“开题报告”。
黄敏是学电子出身,接到“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的议题任务后压力巨大,写“开题报告”更是履职后第一次,为此没少学习充电:上网查数据、查论文,到先进省市学习经验,向委员和专家寻求“技术上的支持”,努力让自己从外行变内行。
黄敏越写越感到调研课题领域跨度大、难度高,于是及时作出调整,将课题分解为水、土、气三方面,一年专攻一个课题,第四年做一个综合性报告。这样,“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治水篇”成为南京市政协当年的一个重点议题。
南京市政协主席刘以安提出,政协精选议题,要突出“三个三”:在选题视角上“三紧扣”,紧扣党政中心工作、紧扣民生现实需求、紧扣改革热点难点问题;在选题过程中“三在先”,先征求党政领导最想要政协提供的智力支持,先了解市民群众最关注的现实问题,先征集党派团体、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在选题尺度上“三适中”,做到数量适中、体量适中、范围适中,力求通过小切口来推动解决大问题。
今年3月,南京市政协召开主席办公会,专题听取各专门委员会对年度重点调研课题的汇报,“云经济”成为市政协关注的重点领域。会议形成共识,号召全体市政协委员、市政协机关和各专门委员会紧扣最紧迫的复工复产任务,为企业收复存量、恢复常态和拓展增量、发展新业态谋良策。刘以安亲自调研撰写并向江苏省委、省政府报送的社情民意信息《推广云复工模式助力云经济发展》,得到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省长吴政隆的专门批示。
针对“履职闭环”第二环的调研工作,南京市政协提出要力戒“调研一圈、拍些照片、登个报纸、成效不管”的。
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课题组的调研扎扎实实:直奔医院、高校的排污系统了解实情,发现排污环节缺乏监管、随意倾倒的问题;跟踪餐饮一条街,目睹污水直排路边井网全过程……“体验式调研、融入性视察”,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向军养成个习惯,一到下雨天就赶往附近的河流,追踪雨水流向,拍下了很多排污的证据。扎实的调研产生高质量调研报告,“治水篇”调研报告直指雨水和污水管控是管理的漏洞、是导致水质变差的重要因素。
“不调研不协商、先调研后协商;坚持问题导向、带着问题协商”,以调研报告为基础,“履职闭环”进入第三环协商议政和第四环专题恳谈。
围绕“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治水篇”主题,南京市政协专门召开常委会进行协商议政。会上,市政协委员与政府部门、相关的单位、专家面对面,就“完善水环境治理制度体系建设”等专题进行分组讨论,市政协委员以及民盟南京市委、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专家等进行了大会交流发言。
南京市政协常委会最后形成《关于我市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治水篇的建议案》,分别列出了成绩、问题、建议3份清单。这件治水建议案成绩部分被压缩到占比不到1/30,46条建议占到八成篇幅,很多建议只有几十字,最短的一条只有18字,一目了然。
治水建议案得到南京市委主要领导充分肯定。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作出批示:“政协这份建议,系统地分析了南京水污染成因和现状,要认真研究,尽快提高系统治理水平。”
“建议案不能止于批示,议政性常委会议不是议题的结束,而是资政的开始。”刘以安表示,市委领导同志批示以后,政协要继续做好“治水”工作的专题恳谈和专项视察。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南京市区两级政协委派多名干部下沉到社区、企业和村,坚守在各联系点、卡点,全力做好疫情排查、防疫宣传、收集社情民意等工作。仅今年一季度,南京市区两级政协及派共报送与疫情防控相关的社情民意信息464篇,市政协从中提炼、梳理、编报了5期《抗击疫情信息专报》,因“反映问题准确及时、分析情况透彻到位、对策建议有效可行”,得到南京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为南京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提供了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
今年夏天,南京市政协多位副主席率队奔赴基层一线,督办危旧房改造、青年就业创业、互联网医院建设等多项民生提案。这是“履职闭环”的第五环专项视察,主要解决过去政协建议被领导批示后没有后续督查机制,转化结果无法检验的问题。
南京市委主要领导对“治水”建议案做出批示后,南京市政协进行了专题视察。不到一年时间,市政协主要领导先后8次带领市政协和市水环境整治提升推进办公室、生态环境局等部门,与江北新区、浦口区负责同志和有关专家一起到难点区域城南河进行现场调研视察、专题协商研讨。经过专项视察,市政协总结出“三个从严”和“五个细化”的治水要求和举措,推动实施“截污纳管体系化,排水管控常态化,系统治理集成化”,使城南河水环境治理从断面治理、主流治理到支流治理向流域治理延伸,实现了水质率先达标,并探索出了一整套先导性经验。
据介绍,政协的专项视察环节很重要,一方面针对尚未落实的意见建议,及时了解“序时进度”和实施“跟踪监督”,达到“调整纠偏”和“推动落实”的目标;另一方面针对已经落实的意见建议,进行“总体检验”和“总结提高”,达到“持续深化”“举一反三”的效果。
“履职闭环”的最后一环,是年底形成民主监督报告。“所谓‘闭环’,就是指令发出后要把效果反馈到原点。”刘以安认为,政协通过民主监督报告的起草和上报,可以推动年度协商任务和目标的达成,调动协商参与各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履职闭环”的形成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在人民政协的助推下,南京市水环境质量两年来持续改善。而继“治水篇”之后,南京市政协又以“治气篇”为主题开展重点调研,提出包括14条制度设计和10个专项行动的意见建议。2019年,南京市委、市政府共采纳市政协各类建议75条,创采纳率新高。南京市发改委负责同志表示:“落实政协建言、办理政协提案,让我们找到了丰富政策储备的‘路径’,破解重难点问题的‘钥匙’,改进工作作风的‘镜子’”。